今年1至3月,福建省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1%,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好于預期,順利實現“開門紅”。“開局就開跑、起步就沖刺”的漳州,是如何頂住疫情影響沖擊,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實現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為此,記者專訪了福建省漳州市委書記張國旺。
圖為市委書記張國旺在華安縣新圩鎮官畬村,督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記者:為了實現今年第一季度“開門紅”,漳州做了哪些努力?
張國旺:我們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認真做好“六穩”“六保”和“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工作,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發展提速、排名晉位、項目突破、群眾普惠、社會穩定”的良好態勢。去年,我們在全市集中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實施“六比一看”競賽,推動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加壓加力,接續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和“七比一看”競賽,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就召開動員會進行全面部署,堅持每月公布“七比”指標、按季公布“一看”排名,持續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推動全市上下以攻堅的姿態抓產業、上項目、促發展。當前,為了有效應對疫情沖擊,我們認真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政策和省33條、市22條等惠企政策,大力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服務舉措,讓政策跑在企業前頭、精準滴灌到困難企業身上,更好地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企業信心,激發經濟活力。
記者:漳州提出要“突出工業主導,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下一步,漳州將如何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
張國旺:漳州始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眼一產穩、二產進、三產優,緊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四篇文章,深入實施“千百億產業培育行動計劃”,重點加快培育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經濟、裝備制造、建材家居、冶金新材料、建筑業、文旅康養、特色現代農業等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電子信息、綠色紙業、醫藥健康、新能源、數字服務等5個五百億以上產業集群。特別是石油化工產業,這是漳州目前投入最大、發展條件最好的產業。今年來,古雷新開工3個百億級石化項目,煉化一體化二期、中沙乙烯等重大項目扎實有序推進,一批中下游產業鏈項目相繼簽約落地,古雷發展呈現項目加快落地、產業加快聚集、增長極效應加快顯現的良好發展勢頭。食品加工是漳州最有基礎的產業,去年全市規模食品企業602家,產值近1700億元,在全省集約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下一步,我們將瞄準健康食品和全產業鏈發展的方向,加大力度抓龍頭、抓品牌、抓精深加工、抓產業化經營,打造“中國食品名城”升級版。海洋經濟是漳州最有潛力的產業,我們將積極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深遠海養殖、濱海旅游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核電、光電等新能源產業,打造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海洋經濟強市。針對“9+5”產業集群,我們逐一落實領導掛鉤、專班服務、政策引導、項目支撐、招商引資、經費保障等機制,確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記者:去年龍海、長泰撤縣(市)設區行政區劃調整后,可以說漳州實現了從濱江城市向濱海城市拓展的重大空間轉型,我們在城市建設上有哪些思路舉措?
張國旺:漳州有山、有海、有江、有平原,福建第二大江——九龍江貫穿全境,擁有全省最大的平原——九龍江下游沖積平原,北溪、西溪在這里交匯,資源稟賦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可以說是天生麗質。我們以中心城區行政區劃調整為契機,著力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城市。在規劃上,統籌好四個區和三個開發區的空間要素布局,處理好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以及各區之間的關系,強化“三區三線”管理,進一步優化人口、資源、產業布局。在建設上,堅持先謀后動、動則必快、動則必成,統籌推進老城區做“減法”、新城區做“加法”,謀劃實施一批中心城區內聯外通工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品質提升項目。在管理上,我們著力理順市區兩級的規劃、土地、財政、城市管理等體制機制,推動規劃權往上收、管理權審批權往下放、財權事權相匹配,推動中心城區在建筑風貌上同標準、同品質、同要求,在社會治理上有更多的自主權,在工作上有更高的積極性。聚焦群眾“衣食住行學、生老病死養”,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配套,推進城市精細化、智慧化、規范化管理,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在運營上,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總體規劃、分步開發,封閉運營、滾動平衡,積極穩妥推進15個重點片區開發,推動西湖、建元、益民等成熟片區有序供地,加快推進高新區三大片區開發建設,重點做好產業開發,加快發展總部經濟、都市工業等城市經濟,促進產城人融合。
記者:漳州是傳統農業大市,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方面有什么有效的舉措和辦法?
張國旺:漳州農業占GDP比重達10.5%,有1556個農村,農村人口達195萬人、占全市人口近四成。應該說,漳州推進鄉村振興,一方面任務比較重,另一方面有基礎有條件。我們將按照“五句話、二十字”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圍繞“五大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著力抓好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環境整治等工作,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漳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農業強方面,就是立足資源稟賦,用工業化理念來抓農業,做精做優做強水果、蔬菜、水產、畜禽、花卉苗木、食用菌、林竹、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美方面,就是做好村莊建設規劃,同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實現“掃干凈、擺整齊、保暢通”,打造整潔宜居美麗鄉村。農民富方面,就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增收機制,拓寬農民就業渠道,持續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去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82元、增長11.7%,增長速度連續十二年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時,我們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持續推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大力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工程,有力有效推進“園改耕”,加快實施9萬畝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切實守護好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
記者: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廣大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為。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哪些工作?
張國旺:實現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新一屆漳州市委班子產生后,我們第一時間集體到東山縣,瞻仰谷文昌塑像、參觀谷文昌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掀起新一輪學習弘揚谷文昌創業精神的熱潮,帶動全市上下從谷文昌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堅守入黨初心,更好地開啟新征程、擔當新使命。漳州將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各方面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一是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17次到漳州調研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以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樹牢“憑能力用干部、以實績論英雄”選人用人導向,強化決策督察結果運用,實行重點工作、重點任務、重點項目記功嘉獎制度,切實讓干好干壞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營造“比學趕超、力爭上游”的濃厚氛圍。三是大力弘揚“愛拼才會贏”的閩南文化和漳州“五種精神”,持續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鞏固“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政治生態。
記者:通過您的介紹,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宜居宜業、朝氣蓬勃的漳州,我覺得漳州未來可期、大有可為,那么接下來我們要怎么做呢?
張國旺:省委、省政府對漳州發展寄予厚望,我們有基礎、有信心、有決心,為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多作貢獻。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提出的“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項重點任務,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在更高起點上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奮力譜寫富美新漳州建設新篇章!